公司新聞
[點擊量:2492][來源:創選寶防靜電專家(www.666945a.com)]
2019-11-10
眾所周知,“消費升級”一直都是近些年的市場熱詞。無論是恩格爾系數的走勢,還是各種消費品門類的齊全與質量的提升,亦或是新興零售業態的接連涌現、廣大消費者購物方式的豐富與體驗的增強,都可以佐證消費升級的發生。
然而,2019年以來,我國消費市場卻頻現“異象”,上演了不少“悖逆”消費升級浪潮的劇情。
2019消費市場三大“異象”
經過梳理,我將今年國內消費市場的“異象”總結為三大類:
第一,收入增速偏低,“低檔”商品暢銷。
一方面,2019年前三季度,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82元,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8.8%,扣除價格因素,實際增長6.1%,而同期國內生產總值為69.78萬億元,按可比價格計算,同比增長6.2%,居民實際收入沒能跑贏GDP增速。
另一方面,一些平日里人們看不上的“低檔”商品持續暢銷。自2018年起,二鍋頭、榨菜、方便面等商品的熱銷,曾引來市場的熱議。而今年,這種狀況延續了下來,引來人們對于“消費降級”的議論。
第二,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下滑態勢持續。
在衡量消費市場景氣程度時,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是業內常用的指標,增速的高低與升降,往往被認為是判斷消費是否旺盛的重要依據。然而,近些年該指標的放緩態勢日漸顯著,進入2019年仍是如此。
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,10月當月,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同比增速為7.2%,扣除物價上漲因素的實際增速為4.9%,創下歷史新低;從前10個月的累計增速來看,名義與實際增幅分別為8.1%和6.3%。雖然今年個別月份的增速略有反彈,但難以掩蓋其下滑趨勢。
第三,汽車消費市場遭遇寒冬。
汽車的產銷情況一向被視為內需市場的風向標,可進入2019年,我國汽車無論是當月產量還是當月銷量,與近兩年同期相比,均呈現出極為明顯的下滑趨勢。
眼下,我國正處于“釋潛力、擴內需、穩增長”的關鍵時期,而上述三大“異象”給市場注入了不少擔憂情緒。
不過,在我看來,這些看上去極為唬人的“異象”其實經不起推敲,如果深究下去,情況并沒有那么悲觀。更進一步,想要真正理解當前國人消費的真實現狀,勢必需要科學、全面、系統地加以判斷,不該因一葉障目而陷入迷思乃至做出誤判。
(來源:億歐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