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新聞
[點擊量:2111][來源:創選寶防靜電專家(www.666945a.com)]
2019-11-16
《商業周刊》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試圖用標題為“個人電腦:贏家是IBM”的這篇報道為PC時代的戰爭蓋棺定論。
當媒體在為IBM的勝利歡舞,比爾蓋茨已經看得很明白:操作系統,是一個比生產電路板偉大一萬倍的事情。
果然商業周刊錯了——微軟,或者說Windows才是PC時代最大的贏家。
當安卓和IOS的大船駛出,如同微軟這樣曾經的天之驕子,也曾經歷一番風雨,各大手機廠商和開發者紛紛擁抱安卓/IOS。
操作系統在人類信息革命中扮演底層建筑。如今,他的概念也在延展。在互聯網科技巨頭的前進歷程中,它不再只是一個簡單的計算系統和交互界面,而是一個產業智能和產業協同的數據基底,是一切智能化應用得以生長的土壤。
先知先覺的Bigtech紛紛入局。比如,阿里在講數據智能,騰訊在講產業互聯網,京東數科在產業數字化操作系統
2018年,京東金融更名京東數科,大部分人還聽不懂數字科技是具體是什么,第三屆JDD會議之后,大致可以得出一個結論:京東數科要做產業數字化的操作系統。
智慧和數字,做產業互聯網背后的推手
2014年到2015年,京東金融是在自己的電商生態里做數字金融業務;2016年到2018年,京東金融拿著數據和技術,為B端的金融機構做科技服務;2018年到2019年,京東數科拿著數據和技術干了一些跟金融“不搭邊”的事情。
去年講京東數科跑到長白山區養豬是“不務正業”,今年做的事情,好像更過分了一點。
陳生強演講之前特意放了一段智能城市——雄安的視頻。
京東城市發布了城市操作系統升級版本——“智能城市操作系統2.0“。該系統包含時空大數據引擎、模塊化時空AI算法、基于聯邦學習的數字網關技術以及可視化平臺等諸多前沿科技,讓城市中海量數據高效、安全 “對話”,AI算法模塊化輸出,更好的迎接萬物互聯之后的時空大數據爆發時代。
通過管理智能城市中的各項資源,“智能城市操作系統2.0”支撐公共安全、智能交通、智能能源等各類垂直應用,并通過連接政府、企業和城市居民,幫助城市管理者進行頂層設計,洞察城市歷史、掌控城市現狀、預測城市未來,構建智能城市的開放生態。
1878年,為了歡迎美國總統格蘭特路過上海,在上海的英國人特意運來一臺小型引擎發電機,把外灘“點亮”了兩個晚上,這是中國最早一次使用電能。
人們從那之后達成共識,作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最大推動力,科技會如當年的電力一樣,成為改變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的基礎設施,成為信息時代的“鋼筋水泥”
京東數科智能城市背后的野心是:數字科技和產業革命改變城市的發展模式。
去年用AI養豬,搞出來了“農業級攝像頭“,第一筆單子1240萬,訂單直接排到了第二年6月。
2019年,在位于長白山的精氣神兩個養殖園區、100多棟山黑豬豬舍中,京東數科的工作人員,為豬欄里安裝了養殖巡檢機器人、飼喂機器人、3D農業級攝像頭、伸縮式半限位豬欄等智能養殖設備。
除了 利用“豬臉識別”技術,實時監控每一頭生豬的生長數據;京東數科還將“聲紋識別”技術引入養殖業通過識別豬的咳嗽聲,及時發出疾病預警,并匯報給獸醫和飼養員。
據中國養殖網數據預測,在1年內,這套東西就可以將養殖人工成本減少30%~50%左右,降低飼料使用量8%~10%,可以為國內養殖業降低超過500億元的成本。
數據證明,這件事可能很性感,京東數科也是這么想的。所以他們不僅養豬,還開始養牛,養魚,并且已經落到應用層面,比如奶牛領域已經與首農畜牧首批部署了4座奶牛場。
2018年以后,土地流轉加速,種植規?;?,農民職業化,農業必定將面臨一種新的改革風暴——產量規?;?、生產流程標準化與生產指標量化。而這一切,離不開科技賦能,因為,科技是提升效率的唯一有效途徑。
京東數科做數字農牧的邏輯就是,利用自身科技的積累,以點打點,從養豬到養魚到整個養殖業,建造示范點后復制下鄉,這是典型的高維打低維,先把改革的全貌做好,再把革新的每個模塊移植對應的農業板塊。
其實,京東數科想做的事情也很簡單:
數字驅動標準化、系統化,做中國第一產業的改革者。
線下場景,站在產業互聯網的最前端
今年11.11期間,京東商城和各大品牌商在京東鉬媒共計投放22萬戶外廣告媒體資源,覆蓋全國300座城市,為近2億用戶及時送上導購資訊。京東鉬媒覆蓋社區、零售、辦公、出行和公共五大場景。
這是其形,而非其魂。
“將線下真實流量和線上大數據實現融會貫通,讓用戶獲取他們想要獲取到的信息,讓廣告主投放到他們有需求的點位,讓媒體主更輕松的管理自己的資源,是我們做京東鉬媒的初心。”陳蕾這樣表述京東鉬媒的理念。
過去的打法是,有錢的企業包地鐵,沒錢的企業刷大字。鉬媒依靠京東數科的大數據能力,用AI技術優化線下廣告的投放法則。讓每一條廣告都讓想看到他的人看到,讓每一次投放、每一塊智能屏幕都能發揮它們最大的價值。
京東鉬媒經過一年的建設和發展,已經落地北京大興機場等項目,提供全流程的廣告服務。
沒流量了,消費互聯網人都知道了,享受完中國人口流量紅利的消費互聯網從業者在冷靜之后,已經很明確消費互聯網背后還有個大家伙——產業互聯網,將過去20年的消費互聯網沉淀、積累下來的東西應用至傳統產業中。
京東鉬媒提前起跑,用數據和AI能力,去加持線下廣告,他想要的是:
技術作為底層基礎,做產業互聯網最大的流量入口。
這是京東數科兩年跑出來的優勢,單看每個行業的SaaS系統,這是巨頭們都在做的產品,各家的區別并不大,但是京東數科在不同產業間紛紛落子,用生態起頭,解決方案用高維打低維,在上面做定制化的開發難度就不大。京東數科這次,瞄準的是大產業互聯網的底層操作系統,要做產業互聯網時代的安卓,或者說,Windows。
藍圖已經描繪,但路途并不輕松。
6年,相比一個城市的興衰流轉,顯得短暫。但對一家企業來說,卻足以釀出未來的風味。
京東數科要做最大公約數。只有數字化,才能給行業真正帶來革命跟變化,所以數據是最大公約數,誰都逃不過數據。
產業互聯網是什么?實際上說白了就是產業的互聯網化跟數字化。有了數字化,人工智能的技術才能進去。人工智能基礎是什么?是數據。如果說人工智能是一個小孩,數據就是空氣和水。所以數據是未來一切技術的,是實際上大量應用技術的基礎。
這是京東數科的核心邏輯和勇氣。
JDD大會上,京東數科看似交上了一份可以讓大多數人滿意的答卷,但是路途,真的只是剛剛開始。
消費互聯網的連接對象是消費者,連接目的是信息獲取、消費休閑、體驗提升;而產業互聯網的連接對象是生產者,連接目的是提高效率、降低成本。
連接對象的特征決定了產業互聯網的邏輯不是基于注意,而是基于價值和效用。所以對于京東數科來說,下面三個問題,有一個解決不好,都不行:
需求匹不匹配——有沒有回歸互聯網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的本質,給供給方與需求方創造連接。
過程優不優化——是不是依靠數據和新技術優化運營與服務,提升效率。
生態協不協同——有沒有將生產者組成生產網絡,在資金、供應鏈、物流、客戶所有層面實現生產協同。
產業互聯網為什么無法僅靠系統或應用就完成產業鏈的重塑。
不僅因為生產端的系統和應用轉換門檻高、中短期成本收益效用難以預期,更重要的是各個行業現有玩家在線下掌握的渠道、客戶、資源、供應網絡、利益分配機制,遠非一套新系統、 一種新模式、一項新技術所能撼動和顛覆。
其實這是對數據的底層建設與分析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:
可靠性:數據質量的管理和數據基礎設施動態監控。
敏捷化:完善數據模型與分析模型,特定場景的分析組件為細分領域業務板塊提供自助式數據分析服務,提高應用靈活性。
智能化:數據與AI算法相結合,對生產流程進行智能化分析準確預測,用于行動建議、路徑規劃、資源調度等場景。
這對京東數科來說,既是機遇,更是挑戰。
為了做到真正的產業數字化底層操作系統,京東數科有幾件重要的事情去做:
真正打破數據孤島:產業互聯網是生產數據中心化的進程——通過推動數據向具備存儲條件與分析能力的數據中臺流動,打破傳統行業既有的數據封閉使用方式,提升生產效能。
形成協同型生產網絡:數據核心”成為生產的組織中心,數據中心化趨勢帶來的賦能效應趨顯,不同生產流程、部門可以不再受制于地理空間與時間的限制。分散化的生產單元能夠基于“數據核心”的分析與調度能力組織生產網絡。行業內不同規模和角色的參與方能夠共建生產網絡,以合作共贏取代相互博弈,推動行業的良性競爭與服務品質提升。
泰德羅在《影響歷史的商業七巨頭》的開頭寫道,本書介紹了美國人最擅長的活動——成立和創建新的企業。這是多么自信而又讓人羨慕的描述方式。
(來源:億歐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