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新聞
[點擊量:2985][來源:創選寶防靜電專家(www.666945a.com)]
2017-03-27
機器人,是科幻領域的一個大主題。似乎每個人都看過與機器人有關的電影,比如《變形記剛》《機器人總動員》《終結者》《我,機器人》等等。我們在驚訝機器人智能化的同時,也在感慨機器人時代終究只是屏幕上的科幻故事,與我們的生活還很遙遠。
然而,在今年3月15日發生了一件令世界震驚的事:谷歌旗下英國公司DeepMind 開發的一個名叫阿爾狗(AlphaGO)的機器人經過五局對弈戰勝了韓國著名九段棋手李世石,對此我們毫無防備,機器人時代真的來了。
機器,是通過科技對人力進行放大;而人,則是進化頂層生物的特屬驕傲。機器人的概念來自于工業文明時代,人類以科技封神的狂放野望,在全世界迥異的結構體系中,依照自身的形態造人,而后賦予靈性,機器人便是人類以造物主自居的產物。
對于機器人,人類總抱著兩種矛盾的態度,既渴望駕馭它的全知、強大與不朽,又畏懼它超人的力量反掌便可覆滅文明的火種。在這種糾結的態度下,目前機器人的發展依舊扮演者人類助手的角色,從邁入平常百姓家的掃地機器人到投送包裹的無人機,從撰寫新聞的機器人到獨立完成外科軟組織手術的機器人等,在人類社會和生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。
然而,在機器人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,不能忽視當前存在的諸多挑戰,機器人行業的未來發展任重道遠。
小、散、弱的產業機構
地方政府發起的大規模補貼政策加快了機器人產業的發展速度,各地機器人產業園建設呈現“遍地開花”、“蜂擁而至”的態勢,各種類型已建成或在建的機器人產業園超過40余個,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重復性。甚至有人開玩笑地講:“機器人產業園多如加油站”。與其他高端裝備制造行業的發展情況不同,機器人制造企業主要集中在民營企業范圍,缺少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,機器人產業呈現“小、散、弱”的特征。
核心競爭力欠缺
當前,國內工業機器人產品以中低端為主,低端同質化產品競爭激烈,高端產品制造技術亟待提升。機器人制造的核心技術仍由國外企業掌握,對絕大多數中國企業而言,只能發揮“全進口配件+自行組裝”的拼裝組合優勢,很多機器人產業園實際就是裝配生產基地;我國機器人行業缺乏核心及關鍵技術的原創性成果和創新理念,應用于汽車制造、焊接等高端行業領域的高端工業機器人市場處于失守狀態,市場主要被日本和歐美企業占據;許多重要零部件的長期依靠進口,高昂的進口費用致使一些企業經營難以為繼。
檢測、標準體系缺失
目前,我國機器人產業的行業標準是沿用1996年制定的機械行業標準,國內尚無統一專門針對機器人質量檢定的檢測機構。因此,機器人檢測行業與標準體系的缺失,將成為機器人產業健康發展的一大障礙。同時,我國機器人行業認證標準有待進一步完善與補充。已有的標準主要等同翻譯ISO(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)的相關標準,服務機器人標準處于空白狀態。
(來源:質量與認證)